小比田老師超帥的!有學生說老師簡直是傑尼斯藝人出身啊!  

學習津輕三味線的第一堂課,就是從「姿勢」開始。

 

shamisen guide.bmp (津輕三味線的構造)

這次,有許多第一次上課的同學,老師一開始都從拿琴的姿勢開始教起。

首先,身體坐正、抬頭挺胸,雙肩放輕鬆自然下垂,背切勿靠在椅背上。接下來,才把琴抱起來。

原則上,要用身體的三個點--右肋骨下緣、右大腿上方靠外側、右前臂內面約2/3處,來固定「胴」;假如找到這三個點最佳位置時,就可以不使用左手撐起整個琴,就像上面這張照片中老師的樣子。甚至,在不用左手的狀況下,僅以右手持「撥」正確地擊到三條空弦發出完美的聲音;甚至第二弦、第三弦的前撥、後撥也可以完美的做出來時,就表示拿琴的姿勢完全正確了。因為每個人體材不同,而琴卻幾乎是同樣的size,所以,要嘗試找尋自己跟琴的最佳默契點。回想我一開始跟阿潤老師學的時候,大概也花了一段時間,才找到身體跟琴的最佳關係。

說到這,我突然想起,身體雖然是我們自己的,也跟她相處好幾十年了,但是,我們卻有時會忽略她散發出來的訊息;或者說,因為工作的壓力、疏於運動,不知不覺繃緊而無法與呼吸達成諧和的狀態。剛開始學琴的時候也常會發生這樣的情形,太過緊張或急著想練好某的段落,不知不覺自己的肩聳了起來,或者向某一邊傾斜。因此,我覺得練琴的最佳位置應該在鏡子前面,就像舞蹈教室一樣最好,可以時時看著自己的姿勢是否跑掉了。

還記得以前上吳靜吉老師的課時,他曾經放了一段馬友友拉大提琴的片段,感覺他跟琴已經溶成一體;看小比田老師彈三味線的時候也是,他會隨著曲子的節奏與旋律,有一種身體自然的律動,非常吸引人。所以,我也還在摸索、找尋,我跟琴之間的默契與韻律。 

抱著琴的時候,「胴」的內面並不是完全貼著身體,約留下一個手掌可以伸進去的縫隙寬。「棹」大概與地平線呈現45度左右「站」起來的樣子(其他種類的三味線,如地唄、長唄會讓琴「躺」下來一點點,大約只有20-30度左右吧!);整個琴也不是與身體完全平行,要把「棹」往外推出去一些些。這次老師不斷提醒好幾位同學,要把「棹」往外推;後來看紅樓的六段合奏影片,才發現我自己也是推得不夠外面。

接著,再用右手拿起「撥」。津輕三味線拿「撥」的姿勢也是很奇特的,以前阿潤老師教我,像是要抓起什麼東西那樣地盡量張開右手,接下來把「撥」靠上--前端從虎口穿出、後端從無名指與小指之間穿出(小指壓在「撥」的下方)。大拇指壓住「撥」前端龜甲約0.5cm左右的位置,大拇指腹外側一半懸在空中、內側一半壓住龜甲部份;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是用來扣住「撥」中間的部份;小指可以伸直或者把最後一個指節彎曲都可,彎曲的時候,小指內側要盡量貼著「撥」並與之平行。原則上,大拇指是力氣灌注的點(要想像你把右手的力氣都使在那一點上),中間三根指頭是反作用力所在,用來抵抗大拇指的力量,小指則是固定的支點。掌心不是服貼在「撥」上面,而是要留出一個約乒乓球大小的空間;也就是說,手是「站」在「撥」的上面。

下圖是我引用一位日本網友的三味線學習日記,他寫得非常詳盡,可惜只有日文。 

200105batisabaki1.jpg  200105batisabaki2.jpg

(引用自 http://taka10.fc2web.com/niki/shaminiki/shaminikiFrameset.htm)

於是,右手拿好「撥」之後,靠上「胴掛」(加在「胴」上緣作為保護之用的道具),右手手腕成為90度直角(像最上面老師的照片那樣),方能將「撥」擊中弦與鼓面。敲擊的時候,「撥」前緣的龜甲要跟弦成直角關係(如下圖1);而「撥」落在鼓面時,約有15-20度的間隙(如下圖2)。

DSC02888.JPG

DSC02889.JPG

(翻攝自「弾こう!打とう!津軽三味線入門」by 福居幸大,株式会社ドレミ楽譜出版社,2005年)

光是調整姿勢,就可以學上好幾個小時了,對於初次上課的同學而言,老師也都說不可能馬上速成,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找時間多練習。因此,假如能擁有一把自己的琴,想到就抱起來練練,確實對於三味線的學習有絕佳的幫助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t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